本文目录问下蔡司 标头里 哪个最好(老镜头)如何选择老镜头之已入手索尼a7s,有什么值得入手的老镜头关于几个老镜头的选择老德国镜头都有那些求教手动镜头、老镜头相关,摄影大神来~~~~值得买的老镜头问下蔡司 标头里 哪个最好(老镜头)首先更正一个问题。jena不全是东德的蔡司。战前的老蔡司全是jena。8*10以上画幅的老镜头很常见。东蔡的镜头不推荐。价格虽然便宜,但是做工真心不行。成像也一般。只是偷了生产线,没有技术。镜头玩的就是结构。我用50D机身的时候,配过两个蔡司的镜头。第一个是康泰时版本的planar50/1.4,跟现代镜头比,味道足,像场虽然不平均,但是对空间感的把握比较好。层次比较分明。最大光圈下分辨率不高。第二个是tessar45/2.8。总体来说,分辨率比较好,层次刻画上有点过了。不润。有刀斧的感觉。风格接近现代镜头。两枚总体来说。既然是准备转接手动,那么玩的就是味道。入手planar比较好。蔡司planar这个结构在135篇幅上的最好标头。是搭配contarex机身系列的planar55/1.4。但是这头转接起来比较难。转接环太贵。而且contarex系列的镜头,转接到数码上都很糟蹋。就像XX的时候戴了满满一盒加厚型的。太老的镜头不太推荐。国内二手水还是比较深的。拆修,霉,雾,开胶还是很多的。总体就是转接康泰时的镜头,市场保有率高。成像味道也不错。至于要不要追求58,59号段。其实没必要,就是个心理作用,现在估计58号段的要比后期号段贵1/3不止。但是反应出来的成像,达不到1/3。J和G的问题,也就是日产,德产。差别不明显,也是多半心理作用。这个级别的东西还不用像大画幅上林选和非林选那样一定要掏钱追求林选。50D机身不牵扯打板问题,不用磨反光镜。转结环不管几代,有电子合焦芯片的就可以。合焦的时候会有一个提示音。铜质的最佳,合金其次。另外最好配民间一些工房制作的裂像屏。
如何选择老镜头之一.德头的体系我们所说的德头,并不是现存的西德生产的镜头,包含的内容其实是很多的。如果从国籍上说,包含有历史上的民主德国(东德),联邦德国(西德),主要是这两个国家生产的镜头。但期间还有其它国家代工镜头,比如瑞士罗马尼亚等国家,一般也打上Carl Zeiss的标牌,所以也算是德头系列。此外,西蔡的禄莱系列后来主要生产基地转移到新加坡,所以新加坡也算是一个。而东德的潘太康的变焦镜头日本韩国也曾代工,这样两个国家的标志为Carl Zeiss或Pentacon的镜头也不能不算是德头。康泰时一直是西蔡的正宗,但康泰时就分为本国产与日本产两类,其标志是G或J,例如MMG,AEG就是德国原产的,而MMJ与AEJ就是日产的。当然德国的镜头制作技术也曾流传到前苏联去,但俄头毕竟与日头不同,但也德头的区别也相当大,所以对于俄头似乎还不适宜归到德头这个大类中来。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明晰的概念了。德头系列所包含的国度大概有东德西德罗马尼亚与瑞士等国家新加坡日本韩国二.德头的品牌我们所知道的德国镜头的品牌有哪些?1.Pentacon(潘太康): 这是最物美价廉的德头,东德品牌。2.Carl Zeiss Jena(简称“CZJ”): 是现在保有量最大,但已经不再生产,将来最容易升值,且价格合理,能出一流照片的镜头,东德品牌。3.Meyer(梅耶): 是出片特别细腻,高光层次保留得最好,色彩清淡,很接近西德风格的一类镜头。东德早期名品,后来被Pentacon收购,早已停产,现在已经在涨价。4.Contax(康泰时,或被译作康泰克斯): 被人们认为最纯正的蔡司头,其实应该说是最纯正的西蔡头。镜头上打印着Carl Zeiss T*的标志,确实是西蔡正统,出片锐度高,色彩纯正且有着很高的饱和度,焦外过渡自然,用料足,加工精,远胜日系镜头的产品。西德名品,日本也有制造,且量还很大。5.Shneider(施耐德): 带有传奇色彩的镜头。常常被人们誉为“真水无香”,锐度相当高,最多的产品为M42口的,此外还加工QBM口与莱卡M口,色调偏于真实还原一路,有着不可言说的妙味,但初学未必能真切体会得出。在做工方面,只会远超康泰时而绝对不会在康泰时之下,是目前超值而日后升值可能最高的镜头,极具收藏价值。但因镜头做工实在过于精密,好似镜头世界里的的瑞士钟表那般精密准确,导致使用中太容易因一个小零件损坏而全镜瘫痪,维修成本又过于高昂,最终还是无法适应光学世界"简单而精准"的铁律,逐渐淡出顶级光学大厂的行列,终归也无法与蔡司,徕卡平起平坐6.Rollei(禄莱) : 原产德国,本来是相机品牌,但相机得有镜头,禄莱自己不生产镜头,由蔡司加工,蔡司为其设计出后来名赞天下的HFT镀膜(高保真镀膜),所以其品质更在康泰时之上,以生产双反相机为最有名,也生产单反相机。后来在新加坡建厂,因为德国本土的真空镀膜炉发生大爆炸,所以后来的HFT镀膜镜头一般都为新加坡产。7.Voigtlander(福伦达): 产地最为复杂。本来是西德名镜,因为市场策略失误,后来收归禄莱麾下,早期多为雷丁娜卡口,最近对焦距离变态地远,所以不太实用,但其成像品质一流,不在禄莱之下。禄莱在新加坡建厂后,此镜头也常常见到新加坡出产的,现在日本玛米亚与确善能多有代工或仿造。其镀膜为红色字的Color(真彩镀膜),但我怀疑其实就是HFT镀膜,其产品与禄莱几乎一样,镜片组设计,机构结构与外型都不变,只是品牌不同而已,但相对于禄莱价格要低,是用家的首选。8.Leica(莱卡,或徕卡) : 大名鼎鼎的世界顶机相机与镜头厂家,顶级光学的标杆之一,做工有多细致,成像有多威应该不必赘述,有今天如此高不可攀的地位靠的自然不是吹嘘哄抬出来的。(文章最后附上徕卡制作流程视频)9.ENNA : 西德镜头,产量不多.ENNA 于1920年创建于德国慕尼黑,她的名字是由创始者 ALFRED NEUMANN 用他本人名字的缩写N.A.的德语发音拼写而成。ENNA 从1950年开始生产照相机镜头,总设计师是由SIEGFRIED SCHAEFER担任 ,其中SONNAR镜头的设计师 LUDWIG BERTELE 也参与了部分设计。ENNA是西德第一个生产RETROFOCOS结构镜头的公司。50年代初RETROFOCOS镜头设计开始流行,这种结构可以使小画幅镜头广角端突破40mm变得轻松并且可以做得相对小巧,采用同样原理的长焦镜头也变得轻巧和袖珍。ENNA可以载入照相机镜头史册的嘱名产品有,1958年研制成功的当时世界上最大光圈广角镜 Super Lithagon 35/1.9 ;1961研制出的世界上第一个长焦变焦镜 85-250/4 以及 58年投产的代表ENNA特色的插拔式快装前组镜头SOCKEL-OBJEKTIV等等。ENNA的镜头以对颜色的纯净表现,和高水准的生产精度瞩称。同时ENNA在大光圈镜头的设计方面也颇有建树,建厂依使他们生产的35/4.5(之后又扩大到1:2.8 和1:2.5), 和28/3.5 一道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光圈的交换镜头,1955年又创造了135/3.5的世界记录,1958又把35毫米定焦的光圈记录刷新到1:1.9 。有意思的是,尽管ENNA镜头品种涵盖了24-600的焦段,但一直没有生产50毫米的标准镜头。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58年,ENNA了推出插拔式快装前组镜头(SOCKEL-OBJEKTIV)及与之配套的 50/1.9 。这种镜头卡口有两种: M42 和 EXAKTA ,焦段涵盖了24-240。打算收集这种镜头的朋友需注意(要能找到就发财了),1961年后ENNA改变了这种镜头的光圈设计。58-61年间生产的镜头光圈是 上劲儿, 上发条, 拧的,61年以后(一说64年以后)则采用压力式光圈(机身快门压力联动?),两种镜头间不能互换。 61/64年以前的老款一个生产了10种不同焦段的前组。61/64年之后的新款有7种前组。新旧款都因出口到英美的关系存在英制刻度版本。(关于光圈演变历史我是一片空白,对SOCKEL-OBJEKTIV,也是头一次接触,我的理解是镜头分成两部分,后组联在机身上不动,更换前组改变焦段,据云腾龙就是受了ENNA的启发)。到1964年ENNA已生产了超过4百万个镜头。从开始ENNA就以OEM为主,供应给 EXAKTA/EXA, PRAKTICA,PHOTO PORST,FOTO QUELLE(REVUE/REVUENON),EDIXA,REFLEXOGON, ARGUS(SANDMAR)美国, CORFIED(LUMAR/LUMAX) & IHAGEE 英国,等等相机厂和照材经销商。。10.ISCO : 西德镜头,Isco 其实是 Schneider 的子公司,这并不是什么秘密。不过网路上许多卖家都说因为是子公司,所以和 Schneider 成像一样,但实际上却不是这么一回事,Isco 镜头成像非常冷,而且偏硬的,与绝对平衡的 Schneider 有很大不同。所以大家如果想尝 Schneider 味,千万别被骗去买 Isco,但这并不是说Isco不好,只是与其老大哥Schneider不同路数罢了,其实Isco 的锐度惊人,镜片用料也很好。而且那个镜头工艺,保证摸过就会爱上的11.ZF、ZA : 是日本确善能打上了Carl Zeiss T*标志而专门为尼康与索尼相机加工的蔡司镜头。镜片结构与镀膜工艺不差,层次也好,但比照着康泰时还是差的是味道,且价格不低,当然还是远超纯日本产的尼康佳能一类的镜头的。12.斯坦海尔 : 一种怪异的品牌,但据说里面大量使用非环保的稀土元素加工镜片,因此出片的味道有相当特别的味道,能弄到好品相的可为收藏品,应该是一种毒物。市场保有量很小。13.肖特 : 百年光学巨匠,德国老牌肖特,也译作沙赫特,是西德著名光学厂家。曾在上世纪50-60年代为ALPA,LECIA,M42,EXAKTA等机身生产了大量的镜头(能为Alpa生产镜头的,都非泛泛之辈)。肖特光学集团生产的光学玻璃被称为世界第一的光学玻璃,一片肖特的光学玻璃可以抵2-3片普通日本厂商的ED玻璃。日本人对A. Schacht镜头的评价是“产生令人毛骨悚然的映像的镜头,拍摄对像中央部分像凸一起一样的空间感,拥有独特的色彩”.其厚重的色彩,使人身临其境的立体感空间感、细节刻画、焦外等为人啧啧称道。旋转的焦外也是其的一大特色。此品牌镜头产量很少,保存至今的屈指可数,故在市面上极为罕见.肖特和斯坦海尔一样,有爱脱膜的通病(也有种说法指出肖特只为各大镜头厂家生产过光学镜片,并未真正涉足镜头制造,其与市面上一些存量稀少的沙赫特镜头没有半毛钱关系,但不论是否存在联系,沙赫特镜头中的确也不乏几支值得收藏的,性价比极高精品镜头)
已入手索尼a7s,有什么值得入手的老镜头老镜头以德镜和法镜最有味道,德镜的代表蔡司,徕卡,施耐德,罗顿私德。法镜当然是安琴。值得转接的挺多,介绍不过来。具体说说标头吧!蔡司推荐两款牛眼contarex50定不是康泰时哦,还有一款是蔡司耶拿55/1.4天剑。徕卡50/2apo。福伦达50/2妖精。罗顿私德50/1.9。法镜玩得不多,适合有米一族,首选安琴s1,s3
关于几个老镜头的选择 东蔡的两个头如果品相好500元的价格还是可以的,收藏使用都行,拍人像和花花草草没有问题,但逆光就不行了。宾得老头A50/2 各方面都很均衡,不知你的镜头是哪个时期的,早期的镜头光圈环是金属的,据说是日本原产的,后期的是塑料光圈环,据说是台湾产的。有传说早期的比后期成像要好,但在宾得产品目录中,它的MTF得分很高却是不增的事实,再有宾得引以为傲的SMC镀膜对逆光表现有很大的帮助,说实在的这个镜头使用应是最的。 八羽怪这个原本就值六七十块钱的苏联老头被色友们炒的快变成金蛋了,呵呵,这个镜头和大多数德国老镜头一样,色彩油润分辨率也很高,焦外表现不错而且还有“迷人”的漩涡(我就纳闷了,小竹炮让人诟病的焦外漩涡怎么在这里竟成了大伙追捧的亮点了呢?),锐度不太好,老德头也都不怎么好但比他要强点,最不能容忍的是逆光见光死,简直逆光就能用。 这几枚镜头的选择就看你自己的偏好了,其实宾得镜头在日系镜头中时最具德味的,但和2个正宗东蔡一个东蔡的表亲(八羽怪前苏联是完全仿制的东德蔡司BIOTAR 58/2)比,靠味道当卖点就有点成了关公面前耍大刀了。 论综合素质宾得最高,但市场价格和升值空间却不见得是另几个对手。
老德国镜头都有那些德国镜头品牌有梅耶、禄莱、福伦达。
1.福伦达:其创始人名字是福伦达。 早在照相机被发明前的18世纪福伦达即是一家充满活力的光学仪器厂商。厂址设在奥地利的维也纳,随后迁移到德国。
1839年世界上第一架照相机在法国出售。翌年,研制成功独立照相机,1841年开始销售。之后,受到世人青睐。可谓是伴随摄影历史同步发展的、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照相机厂商。
2.禄莱:摄影技术还在刚开发及研究的初期,德国工匠雷哈夫·海德克(Reinholf Heidecke)和商人保罗·福兰克(Paul Franke)在德国小镇布鲁斯威克(Brunswick)建立了一个工厂。正是就在这里,日后诞生了著名的,以德国精密光学工业代表著称的禄莱 Rollei。
禄莱相机是120相机的鼻祖,凭借其优异的品质和优秀的成像画质,为全球广大专业摄影师所认同。
3.梅耶:是德国镜头名厂——MEYER OPTIK(梅耶) 坐落于德国东部萨克森州的格尔利茨(Gorlitz)生产的知名德国镜头。
早在二战前,MEYER OPTIK就为许多德国相机生产配套镜头。
扩展资料:
其它知名相机:
1.柯达 布朗尼照相机。
销售时间:1900年 (美国)。
生产厂家:柯达。
照相机类型:箱式相机/6X6、117卷装胶卷/凹凸透镜镜头/单速旋转式快门。
2.小型帕路莫斯。
销售时间:1903年 (德国)。
生产厂家:卡尔.蔡司 帕路莫斯.巴。
照相机类型:单片相机/9X12厘米、大陆型手札干板/天塞145MMF6.3/焦平面快门。
3.骚豪反光热带机。
销售时间:1909年 (英国)。
生产厂家:马里奥。
照相机类型:木制大型反光相机/大8X10.5CM、大陆型手札干板/罗斯大光圈152MMF4.5/焦平面快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梅耶镜头
百度百科-禄莱相机
百度百科-福伦达
求教手动镜头、老镜头相关,摄影大神来~~~~Rollei 50 1.8是德头中德吊丝头,还没涉入到德头的剧毒中去。想玩德头,首先你要了解什么是蔡司、徕佧、福伦达、禄莱、安琴、库克。。。。。。
3K的预算上3个德头?你可能还不太了解德头,你这点预算上一个都吃力。算了推荐你性价比最高的蔡司好了。你可以先从Contax 50 1.4开始,以后有机会你入Contax 25 2.8、85 1.4,这是入门级蔡司三件宝。我怎么会告诉你还有100 F2、85 1.2、21 2.8这些蔡司精品存在呢?
值得买的老镜头明确答案:值得买的老镜头是那些具有优秀光学性能、机械结构坚固且价格合理的镜头。详细解释:老镜头指的是那些已经停产或者有一定年头的镜头。虽然这些镜头可能没有现代镜头的高科技涂层和自动对焦功能,但是它们的光学性能和机械设计往往非常出色。因此,许多摄影爱好者喜欢使用老镜头来拍摄独特的照片。对于那些想要购买老镜头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寻找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镜头。这意味着镜头的畸变、色差和像差等缺陷应该被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一些品牌的老镜头,如蔡司、徕卡和尼康等,因其优秀的光学性能而备受推崇。此外,购买老镜头时还需要注意镜头的机械结构是否坚固。由于这些镜头已经有一定的年头,因此机械部件可能已经出现磨损或松动。因此,购买前最好仔细检查镜头的外观和机械部件的状况,确保它能够正常使用。最后,价格也是考虑因素之一。老镜头的价格因其稀有程度、品牌和性能而异。购买老镜头时,应该根据自己的预算和需求来选择适合的镜头。一些价格合理的老镜头,如苏联产的Helios镜头,因其出色的光学性能和相对较低的价格而备受欢迎。总之,购买老镜头需要仔细考虑光学性能、机械结构和价格等因素。如果你能够找到具有优秀光学性能、机械结构坚固且价格合理的镜头,那么它们绝对是值得购买的。